旋轉門反饋控制原理:
為了實現各種復雜的控制任務,首先要將破控對象和控制裝置按照一定的方式連接起來,組成一個有機總體,這就是自動控制系統.在自動控制系統中,被控對象的輸出量即被控量是要求嚴格加以控制的物理量,它可以要求保持為某一恒定值,例如溫度、壓力、液位等,也可以要求按照某個給定規律運行,例如飛行航跡、記錄曲線等而控制裝置則是對 被控對象旅加控制作用的機構的總體,它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式對被控對象進行控制,但Z基本的一種是基于反饋控制原理組成的反饋控制系統。 在反饋控制系統中,控制裝置對被控對象施加的控制作用,是取自被控量的反饋信息,用來不斷修正被控量與輸入量之間的偏差,從而實現對被控對象進行控制的任務,這就是反饋控制的原理。 其實,入的一切活動都體現出反饋控制的原理,人本身就是一個具有高度復雜控制能力的反饋控制系統。例如,人用手拿取桌上的書,汽車司機操縱方向盤駕駛汽車沿公路平穩行駛等,這些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平凡動作都滲透著反饋控制的深奧原理。下面通過解剖手從桌上取書的動作過程,透視一下它所包含的反饋控制機理。在這里,書位置是手運動的指令信息,一般稱為輸入信號。取書時,首先人要用眼睛連續目測手相對于書的位置,并將這個信息送入大腦(稱為位置反饋信息);然后由大腦判斷手與書之間的距離,產生偏差信號,并根據其大小發出控制手臂移動的命令(稱為控制作用或操縱量),逐漸使手與書之間的距離(即偏差)減小。顯然只要這個偏差存在,上述過程就要反復進行,直到偏差減小為零,手便取到了書??梢钥闯?,大腦控制手取書的過程,是一個利月偏差(手與書之間距離)產生控制作用,并不斷使偏差減小直至消除的運動過程}同時,為r取得偏差信號,必須要有手位置的反饋信息,兩者結合起來,就構成了反饋控制。顯然,反饋控制實質上是一個按偏差進行控制的過程,因此,它也稱為按偏差的控制,反饋控制原理就是按偏差控制的原理。
人取物視為一個反饋控制系統時,手是被控對象,手位置是被控量(即系統的輸出量),產生控制作用的機構是眼睛、大腦和手臂,統稱為控制裝置。我們可以用系統方塊圖來展示這個反饋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及工作原理。通常,我們把取出輸出量送回到輸入端,并與輸入信號相比較產生偏差信號的過程,稱為反饋。若反饋的信號是與輸入信號相減,使產生的偏差越來越小,則稱為負反饋;反之,則稱為正反饋。反饋控制就是采用負反饋并利用偏差進行控制的過程,而且,由于引入了被控量的反饋信息.整個控制過程成為閉合過程,因此反饋控制也稱閉環控制。 在工程實踐中,為了實現對被控對象的反饋控制,系統中必須配置具有人的眼睛、大腦和手臂功能的設備,以便用來對被控量進行連續地測量、反饋和比較,并按偏差進行控制。這些設備依其功能分別稱為測量元件、叱較元件和執行元件,并統稱為控制裝置。